合肥[ 切换城市 ]

层级: 昵称:songjian 身份:普通会员 帖子:147 最近:2023-10-09 立即联系 进入他的店铺

阅读/回复:12064/15



前几天《2020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出炉,合肥终于跻身新一线城市!


image.png


榜单一公布就有人在网上发出“合肥配吗?”的疑问。

1949年还是小县城的合肥,2004年在城市排名中仍旧排76名,但到2019年已经跃居第21名。在过去15年里,合肥是全国城市经济增速排名第一的城市。

所以合肥配吗?配,配极了!

从小县城到新一线,合肥手里的砝码是人才,而牌面是各种高新技术。

这一路走来,幸运又爱拼的合肥,有了砝码和牌面的它一直在赢,并将继续赢下去。



砸锅卖铁也要赌一把中科大


建国前的合肥,只是一座安安静静的小县城。

 同期安徽的城市中,芜湖人口25万、安庆人口12万、蚌埠人口10万,而合肥只有7万人。毛主席说过这么一句话“合肥不错,为皖之中。”

合肥这个“弟中弟”在周围兄弟不服的目光中,突然成了只有名号没有实力的大哥。

 合肥虽然当上了省会城市,但与地扼京沪干线的珠城蚌埠、占位长江黄金水道的江城芜湖相比,合肥一度被称为“孤岛”省会。

因为以前所有的重要火车线路都巧妙的与合肥避开了。合肥一度被称为“铁路盲肠”。这种环境下,合肥要想逆袭翻盘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机会往往只有一次,而合肥,就成功抓住了一次逆袭翻盘机会,送上了所有的筹码。

1969年,受当时环境影响,13所在北京高校需要外迁,疏散到全国各地,其中一所学校,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简称“中科大”。

 当时环境下,一所大学几千张嘴,成了很多省市的“负担”——中科大原本计划去河南,被拒绝了,改去江西,又被拒绝了。

安徽省当时明确表示“安徽人民即使不吃不喝也要把中国的科学苗子保住”。


 image.png


没想到这句话一语成谶,中科大搬迁过来后,仪器设备损失2/3,教师流失1/2以上,几乎是一夜回到解放前的状态。

然而这挡不住合肥对科学的热情,中科大刚来时,连教学楼都没有,被安置在一栋仅能容纳300人的三层小楼里。屋子里没有床铺,也没有席子,只能睡在水泥地上。

师生们就从当地老乡那里买来稻草铺在地上,各人自带被褥,睡在稻草垫上。人多房少,一间屋子要睡十几个人。

 随着人越来越多,小楼住不下了,合肥咬咬牙,将合肥的师范学院的校舍腾了出来,给了中科大。


image.png


淮河以南的合肥,没有暖气,冬冷夏热,生怕师生呆不惯的合肥干脆为中科大建立起了第一条供暖专线,让中科大从此成为了南方有暖气的大学。

 不仅如此,当时落后的合肥,生怕老师学生缺电不能好好学习、研究,干脆给了中科大最高级别的供电保障——哪里都可以停电,中科大绝不能停电。


image.png


有人说“合肥配不上中科大”,甚至说“是合肥阻碍了中科大的发展”。事实上合肥就像深爱着孩子的穷父母,虽然穷,但几乎倾其所有把最好的都给了这个孩子。

合肥明明知道这个孩子不是亲生的,然而合肥并没有退缩,几十年来一如既往对中科大好:甚至后来中科大要扩建的时候,合肥干脆把中科大互不连接的东校区和西校区之间的部分拆了,划为中校区留给了中科大。

 

image.png


合肥这次倾尽全力,赌赢了!

1972年科大重建数、理、化基础教研室,恢复开展教学研究工作;1978年2月 科大恢复列为全国重点大学;正因为有了中科大,合肥这个“铁路盲肠”城市,终于有了逆袭翻盘的筹码——人才。

 虽然有了源源不断的人才产出,但没有工作岗位承接的情况下,人才不断流失的合肥只能不断为它人做嫁衣裳。

所以赌赢了中科大的合肥,只能继续寻找突破。

 


家电,赌上了“小县城”的命


  2000年,作为省会的合肥GDP为325亿,在全国所有城市的排名80名开外。说难听点,你如果不把排名表拉到最底下,你是找不到合肥的。

 接下来的合肥,一改过去低调、稳重的形象,合肥赌了一把,上台了一系列措施:大建设、大拆违、大招商。

事实证明,这一把,合肥又赌对了。

 违建被拆除、道路被拓宽、高架被搭起之后,合肥虽然花了钱,但经脉也被打通了。

配合着极具吸引力的招商引资政策,吸引来了海尔、美的、格力、TCL、三洋等十几家企业落户,本地的家电企业美菱、荣事达、天鹅的货也都能出得去了。

从此有了“北青岛、中合肥、南顺德”的排号,合肥瞬间成为全国三大家电制造业基地之一。


image.png


 现在的合肥,平均12秒就可以下线一台滚筒洗衣机。

 2018年世界制造业大会也是在合肥举行,合肥当之无愧,它的家电规模目前已经达到全国的20%,这时候的它已经成了全国3大家电产业基地之首。

 至少这一把,合肥又赌赢了。

 


为了京东方,拼了


自从把交通经脉打通,合肥的经济来源就已经基本集中在家电行业了,只是到了2006年前后,开始发现,尤其受制于屏幕。

 我们的液晶面板在很长的时间里都完全依赖进口,甚至有一段时间,液晶面板的进口规模仅次于石油、铁矿石、芯片,而位居第4位。

 不就一个屏幕吗?有什么重要的?

它其实不仅仅关系到你得刷更贵的手机、看更贵电视,甚至护卫着领空的战斗机需要液晶面板、保障病危人士的心电监护仪需要液晶面板、汽车生产线的运作需要液晶面板……

 当面板被国外垄断时,也就意味着在这个高科技领域我们没有充足的话语权。

 

image.png


2008年,当时的京东方,股价虽然受到全球经济危机的重创,但仍是市场上的一块肥肉。

希望它落地的,不仅有北京,也有愿意拿出100亿橄榄枝的科技新城深圳,还有成都、武汉在一旁一副跃跃欲试。

 而2008年的合肥,财政收入尽管较2年前已经翻倍,却也只有区区300亿规模,而GDP仅仅只有1665亿。

  也是这一年,全球金融危机让很多城市、很多企业都受到了冲击,但合肥又一次抓住了逆袭的机会。

 这一次,合肥赌的是京东方。

 就在京东方马上就要进入跟深圳的实际性谈判阶段时,让京东方也没想到的是,当时合肥放话:就是砸锅卖铁,也必须要做成这件事!

 也是这句话,让京东方最终选择了合肥。

京东方老板王东升后来回忆起来,他说:“所有城市的人都待我如上宾,但只有合肥,做到了这样坚定而执着的上下一心。”

当时合肥财政收入一年只有300亿,却拿出百亿规模吸引京东方,这需要很大魄力的。

 所有人也都知道:得留下京东方。因为在未来的某一天,它会像一条巨龙,为合肥带来无限的机会和财富。

 老天总是不会亏待努力而执着的人,机会不久后真的就来了。

 2009年4月开始破土动工,这次合肥和京东方签约建设的是6代线项目,真正投产之后,可以直接覆盖18-37寸的各种产品。

这意味着终于结束了液晶屏没有6代线的历史,器件也不再依赖进口,中国的彩电业第一次获得了本土显示屏供应商!日韩在这个领域争霸的时代,结束了。

 

image.png


随后的10年里,京东方在合肥还开了8.5代线和10.5代线,带动了70多家配套企业到合肥来发展,让合肥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显示屏产地之一!解决的上下游就业岗位数不胜数。

 

image.png


截止到2018年的数据,京东方显示屏的出货量同比增长了24%,增速居全球第一。在LCD市场中,京东方的份额更是让人惊叹。电视领域占比19%;手机领域占比23%;平板电脑领域占比36%;笔记本领域占比29%,全是全球第一!

 2019年夏天,华为推出5G折叠屏手机,它用的“柔性屏”把京东方从幕后推到了台前,人人都知道了“合肥有个京东方”。

 当初选择京东方对于合肥,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抉择,更是合肥逆势而上的关键突破口。 

倾其所有的这一把,合肥又赌赢了。


 

发誓改变缺屏少芯的局面


曾经,缺“屏”少“芯”,是中国制造的发展之痛。

带着京东方打赢面板产业之战,让合肥为中国带来了自己的面板。那么接下来,合肥就顺理成章的看上了下一个目标——芯片。

 芯片的分类太多了,我们熟悉的CPU芯片虽然大幅落后,但好歹勉强有国产。

但我们赖以保存数据的存储器芯片,虽然是中国芯片市场中的最大品类,市场需求达到全球的30%,进口额接近300亿美元。DRAM作为存储器的一种重要分类,96%市场被韩国三星、韩国海力士、美国美光3家寡头垄断。

 

image.png


垄断就意味着,我们在这块市场上缺乏话语权——最近几年内存已经代替了黄金,成为了国内的头号理财产品:

以京东为例,金士顿 8G DDR4内存条,在2017上半年只需要470元左右,虽说比起去年有所增长,也还算在合理范围内。

但到2017下半年已经翻了一倍多,达到了939元。


 image.png


这次,比京东方还难——DRAM这种最能体现集成电路规模经济效应和先进制造工艺的产品,我国的自主生产能力几乎为零。

为了突破韩国、美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垄断地位,合肥还是义无反顾地押下了重注:

2017年5月25日,合肥长鑫公司宣布,预计由合肥长鑫投资72亿美元,兴建12吋晶圆厂以发展DRAM产品,未来完成后,预计最大月产将高达12.5万片规模。

有钱还不够,还得有人。

除了中科大的人才之外,长鑫还从全球广纳英才。

之前的经验告诉合肥,人才越多,希望越大。

 2020年5月14日,京东突然上市了一个其貌不扬的内存。这个看起来平淡无奇的内存采用的纯国产颗粒,就是来自合肥长鑫!

价格,也只有218元,还不到2017年高峰时期的四分之一。

 

image.png


国产内存上市的第一天,就立马遭到了国外品牌的“联合绞杀”——知名品牌金士顿雷电系列8G 2666 DDR4刷新了745天以来最低价,降到了215元。

当然,和之前的每一次一样,实惠的依然是老百姓。

国产内存零的突破,就这么被合肥赌了下来。

最让人想不到的,除了京东方、长鑫之外,很多人听说过的人工智能语音龙头科大讯飞,也是合肥的企业。

除了屏幕、内存、语音之外,合肥还投资扶持了集成电路企业,甚至多达100多家!

我们自己能造的芯片越多,对国外的依赖也就越小。

从开始的中科大,一路走来的合肥,俨然成了中国的“硅谷”。

以京东方为龙头的新型显示产业集群;

以晶合、长鑫、通富微电、联发科技等为代表的集成电路产业集群;

以晶澳、通威、阳光电源等为龙头的光伏新能源产业集群;

以安科生物、美亚光电、丰乐种业等为龙头的生物产业集群;

以欣奕华、巨一自动化等为代表的智能制造产业集群。


image.png


这些全都落户到了曾经默默无闻的合肥。

 


为了新能源 全力以赴


但这还远远不够,合肥心里很清楚,新能源车战略,它还要继续拼。

毕竟汽车这个能以一己之力带动上万就业岗位的产业,实在太重要了。

国硅谷里诞生出了特斯拉,之后特斯拉带着它生产出来的车,迅速席卷世界。而合肥需要赌出一个属于它的特斯拉。

1991年,安徽太湖县有个放牛娃长大了,参加高考后,离开了安徽,他叫李斌。

2019年,李斌和他创建的蔚来陷入了至暗时刻——在蔚来量产发力之时,国家取消补贴,接着的自燃事件,让蔚来召回四千多辆ES8。

到了2020年,当蔚来情况有所好转时,却遇到了资金的问题。

此前烧了太多钱的蔚来,陷入了资金枯竭的局面,虽能保持着生产,但无力研发新车,急需一笔资金输血。

上海因为有特斯拉,北京因为有北汽,纷纷放弃了蔚来。

然而作为安徽人的李斌,在绝望中却突然发现——他的家乡没有放弃他。

 

image.png


当时的蔚来饱受争议,定位高端、高达4、50万售价的新品牌,每月大笔的支出都用在了已购车用户的服务上,很多人认为蔚来将钱烧到了不合适的地方。而且很多人认为,每个月3000多台的销量,更是难以撑起多少工作岗位。

然而合肥还是选择了接手蔚来,并一出手就给了70亿元。

双方公布框架协议,到达成投资,只用了65天。签约现场,李斌脸上的笑已经洋溢出了照片,他是真的感激安徽,感谢合肥。


image.png


“感谢合肥和安徽的支持信任”,李斌在最终协议签订的当晚,微博发声直言感谢家乡。

 

image.png


合肥敢赌蔚来,并不是因为李斌是安徽人。毕竟蔚来落户合肥后没几天,江淮和大众又展开了合作。

5月28日,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和国轩高科在北京举行合作签约仪式,大众汽车将投资约11亿欧元获得国轩高科的股份并成为其大股东,国轩高科未来将成为大众汽车集团的认证供应商,有机会向大众汽车在中国市场的纯电动汽车供应电池产品。


image.png

 

蔚来和大众带来的人才、供应产业链将会让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受益。

就像当年喊出“安徽人民即使不吃不喝也要把中国的科学苗子保住”一样,这次合肥要借助蔚来和大众,种下新能源产业链的火种。



丝毫不停,加速向前跑的合肥


就在这几天,合肥密集签约了一批备受关注的项目。

6月3日下午,合肥与欧菲光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欧菲光集团光学光电产业园落地合肥。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合肥市委书记虞爱华与欧菲光集团董事长蔡荣军进行商谈,并见证签约。市长凌云,市领导韦弋、王文松出席签约并参加商谈。

欧菲光拟围绕微电子及光学光电产业,在肥牵头打造集研发设计、制造、封测、器件为一体的综合性光学光电全产业链基地。根据欧菲光非公开发行预案,本次拟募集资金总额为67.58亿元,其中高像素光学镜头、3D光学深度传感器以及研发中心等投资项目在合肥建设,合肥市将为项目在政策、资金、用地、运营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项目落地将助力合肥发展5G时代消费电子元器件产业,与本地产业链企业协同发展,打造高端光学影像产业集群。

6月2日,新站高新区举行招商项目集中签约暨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动员会,总投资221.9亿元的30个项目集中签约!55个重点项目同步开工!

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市委书记虞爱华与出席动员会并与部分企业商谈项目落地建设事项。

此外,全省第五批贯彻“六稳”暨合肥经开区重大项目·空港国际小镇集中开工动员大会在合肥空港经济示范区举行。此次集中开工项目共107个,涵盖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及高端装备、生物医药及快速消费品、人工智能、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总投资1126亿元。


image.png


集中开工的107个项目中,产业类项目有63个,总投资838亿元,今年计划完成投资334亿元。项目起点定位高、科技含量足、辐射带动强,将为合肥创新转型升级注入强大新动能。值得注意的是,产业类项目中,包括东华软件总部基地、蔚来汽车中国总部、华东科技存储器封测、日本荏原精密真空泵、合肥生命科技园胰岛素类似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55个,总投资775亿元,占产业类项目投资额的92%。

伴随着产业园、大项目的签约、开工,合肥这座城市的发展,将迎来新的机遇,翻开崭新的篇章。


中国第一台微型计算机产自合肥;

中国第一台VCD播放器产自合肥;

中国第一台全自动洗衣机产自合肥;

中国缺“屏”少“芯”的局面是合肥打破的,合肥与北京、上海同为“国家科学中心城市”。


image.png


合肥,是一座敢拼敢闯的城市,它从来不应该被小看。

新一线城市,合肥真的很配!

正如合肥市委书记虞爱华所说,合肥将向东看,将以长三角副中心城市的标准要求自己。

合肥,将继续争先进位!


本文来源:安徽交通广播微信公众号


回复 只看楼主 举报 时间:2020-06-06 14:09:20
层级: 昵称:儿童摄影 身份:普通会员 帖子:1 最近:2020-06-29 立即联系 进入他的店铺

回复 只看他的回复 举报 时间:2020-06-29 20:53:07
发表回复
编辑
字体
字号
代码语言
元素路径:
字数统计
设为精华帖 时间 (小时)
设为置顶帖 时间 (小时)
字体
字号
代码语言
字体
字号
代码语言
字体
字号
代码语言
字体
字号
代码语言
字体
字号
代码语言
字体
字号
代码语言
字体
字号
代码语言
字体
字号
代码语言
字体
字号
代码语言
字体
字号
代码语言
字体
字号
代码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