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 切换城市 ]

层级: 昵称:健健都都 身份:普通会员 帖子:55 最近:2024-09-05 立即联系

阅读/回复:12380/0

再比如,有些家长总是喜欢禁止孩子做这做那,比如不让读不健康的书,不让早恋,不允许玩游戏、网络聊天,等等。但是如果一味地严厉禁止,而不讲明利害,就容易让孩子产生


逆反心理,激发孩子的好奇心,使他们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甘冒风险去尝试那些苦果,这反倒使教育走向了反面。


其实,在生活中,这样的情况也很常见。比如,历代统治者经常把他们认为是“海淫海盗”的书列入禁书之列,如我国的《金瓶梅》和西方的萨德、王尔德、劳伦斯等人的作品。但是被禁不但没有使这些书销声匿迹,反而使它们名声大噪,使更多的人挖空心思要读到它们,反面扩大了它们的影响。这样的现象,我们就将之称为“禁果效应”。越是被禁止的东西或事情,越会引来人们的兴趣和关注,使人们充满窥探和尝试的欲望,千方百计试图通过各种渠道获得或尝试它。禁果效应存在的心理学依据在于:无法知晓的神秘事物,比能接触到的事物对人们有更大的诱惑力,也更能促进和强化人们渴望接近和了解的需求


所以,我们在为人处世中,可以双向地采用这种心理现象。如果我们不想让某人做某事,我们就不要直截了当地提出对方的“被禁令”,或者假装若无其事,或者有意无意地阐明某事的害处,或者根本就不发表意见从而见机行事…相反地,我们有时也可以用一些技巧让别人帮我们做事,我们只要稍微激将一下对方,再告诉他这件事他或许做不了、不能做,如果对方是颇有好胜心的人,就有可能反被说动而自行请令。


回复 只看楼主 举报 时间:2023-05-29 14:17:01
发表回复
编辑
字体
字号
代码语言
元素路径:
字数统计
设为精华帖 时间 (小时)
设为置顶帖 时间 (小时)
字体
字号
代码语言
字体
字号
代码语言
字体
字号
代码语言
字体
字号
代码语言
字体
字号
代码语言
字体
字号
代码语言
字体
字号
代码语言
字体
字号
代码语言
字体
字号
代码语言
字体
字号
代码语言
字体
字号
代码语言